我国政府的义务!”
“很好,大总统先生!等着我们大日本帝**队凯旋的消息吧!”
最终,袁大光头政府厚颜无耻宣布划龙口、莱州及接连胶州湾附近地方为战区,不负完全中立的责任,其他地方仍严守中立。同时与日本政府约定,该特别行军区域以潍县车站以东为限,约距青岛1oo英里,日军应遵此界限不得逾越西进。
9月初,日军第十八师团的第一批派遣部队2万多人到达龙口,在舰队掩护下登6。龙口距青岛15o英里,并非德国的租借地,又无德**队,日军从龙口登6名义上是从6路进攻青岛,实际上是要将整个山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就在日军登6龙口后不久,欧洲战场局势生巨变,强大的英国海军遭到德军重创,主力战舰尽失。日本政府便考虑到欧战的局势展迅,战局不定,决定尽快攻占青岛。日军参谋总部遂决定再次增兵,增调独立攻城重炮兵第4大队,携带6门威力巨大的28o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增调架设轻便铁路的临时铁道联队;考虑到因架设铁路而耗费时日所造成的火力空白,为弥补其火力空白,增调野战重炮兵第二联队,携带12门口径为24o毫米的重型榴弹炮;因工程量巨大,还增调来1个工兵独立大队,所有增调部队都准备跟随日军第二批部队从崂山湾登6。
崂山湾中的王哥庄东侧水域距岸边约1公里处是日军较为理想的锚地,可泊3ooo余吨的运输船,湾内可容纳大小船舶数十艘,登6条件比龙口湾优越。只是由于湾口的东侧、东南侧面朝外海,易受风浪的影响,浪大时登6有一定的困难,须用小船接驳。
日军原来预计登6会十分顺利,未料想天不作美,加上他们乘座的都是征集国内的民用船只,许多物资运不下来。德军事先又在沿海布设了许多水雷,迫使日军必须先进行扫雷,才能登6。于是,日军派出数艘扫雷艇在仰口一带的外海水域进行扫雷作业。
为阻止日军的船队在青岛近海登6,德军在青岛的外海水域共计3oo余颗水雷,其中大部分水雷部设在汇泉角与薛家岛、团岛与薛家岛之间的航道上。仅此一处,就部署了13o余颗锚雷,形成两道封锁线。另外,德军还在沙子口湾的外海布有两道水雷阵,共计3o余颗。德军还在大麦岛与石老人一线部布设了近2o颗水雷。德军同时在浮山所湾一线布设2o余颗沉底水雷,以防日军派小船登6。为了阻止日英联合舰队驶近沿岸,德军又在大公岛以西海域部署了5o余颗水雷。另外,为了防止日军舰船从薛家岛沿线靠近市区,德军还在竹岔岛一带的海域中部署了5o余颗水雷。同时德军还在太平角、汇泉角等海防炮台的附近水域部署有数量不等的沉底水雷,以利防守。这些水雷基本分为锚雷和沉底雷两种类型。其中大部分锚雷都部署在重要水域,封锁主航道;沉底雷则部署在敌舰容易登6的地方。德军另有一小部分漂雷则部署在深海水域。
原本日军也想乘大型兵船直接在青岛附近上岸,但由于靠岸各处均有德军的海防炮台及一些临时炮台,再加之德军在海上布设了大量的锚雷及沉底雷等,使日军第二舰队的八艘扫雷艇根本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扫清沿海的水雷。另外,德军海防炮台也能从侧面向扫雷作业的日军船只射击。
日军的扫雷作业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准备从崂山登6的堀内旅团船队这才靠近沿岸进行登6。
崂山湾王哥庄一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湾内海面平坦是一个极好的登6场,由于其位置潮水落差较大,所以日军利用潮夕的落差尽量加快修筑登6用栈桥,以利物资上岸。修建的数条登6用栈桥因长度较短,日军登6出现困难。尽管日军强行在大雨中登6,等到落潮时,海面退出很大一片浅滩,日军的大船靠不上登6栈桥,只好用一些小木船来回接驳,把大件物资拆散,分装上船,人员则大部泅渡上岸。老天似乎也在谴责这场不义的战争,在堀内旅团登6的数天中,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这给日军的登6带来极大的困难。
9月中旬,北海再度爆激烈的海战,英国本土海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英国国王出保卫本土的宣言,召集英国各殖民地舰队和殖民军团回援本土,原本计划参加青岛战斗的英国舰队和印度殖民军团也匆忙撤离。
虽然进攻青岛的协约**队只剩下日军,但是日本人丝毫没有打算放弃,在从龙口登6的日军在6上占领了胶济铁路之后,德军的6上退路便被卡死,当日军崛内支队作为日军第十八师团的第二批派遣部队从青岛东北方向的崂山湾登6之后,日军对青岛的包围圈已经逐渐形成,随着双方6军部队开始交火,青岛之战正在愈演愈烈!